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寒门天骄(科举) 第66节 (第8/10页)
开好头后,萧景曜再根据策问中的内容,逐个作答。 现代上过政治课的都知道,封建社会制度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为经济基础的社会形态。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中,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循环往复不断上演。资本家逐利,地主阶级天然会去盘剥农民手里的土地,不断兼并土地。等到矛盾积攒到爆发的那一刻,又是新的一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民生这一块,萧景曜当然会选择从土地入手。只可惜萧景曜上辈子对农业方面了解得不多,没看过什么农学书籍。不然的话,凭借他的照相机记忆,把那些农学书籍抄录下来,给这个时代主管农桑的大臣们研究,指不定能提前解决许多农作物的病害问题。 但萧景曜也有自己的办法。上辈子的院长mama是从农村考出来的大学生,和萧景曜他们提起过一些农村种地的事情。如何堆肥,如何去害虫,还有怎么挑选种子,院长mama都当故事讲给萧景曜他们听。 当时有小朋友好奇发问,农民伯伯每年都种地,自己家应该有种子,为什么还要去买种子? 院长mama笑着解释说,农民伯伯手里的种子也能种,但种子经历了一代一代,容易退化,产量降低不说,还有可能生别的病。去粮站买新的种子就很好,粮站卖的种子,是农科院的那些特别有学问的人培育出来的新种子,肯定是最好的。 所以萧景曜知道,粮种也要和新品种去杂交,培育出新的粮种,才不会让种子退化。 从这点入手,萧景曜又提到了可以让商队从西域和海外带来更多的粮种,由此拓展到海上。萧景曜也是到了京城后才知道,大齐现在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