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女沦于魔王掌中(高H)_废章勿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废章勿点 (第7/14页)

唐世荣[16 ]对中国长江中下游安徽和湖北境内的铜矿区富铜植物E lsholtz ia haichow ensis Sun (海州香薷)、 elina  unis L inn (鸭跖草) 和R um exacetosa L inn (酸模) 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 发现酸模、海州香薷和鸭跖草样本叶片含铜(干重) 平均596、157 和102Lg? g。野外这些植物生长的土壤上铜含量为5 000~ 20 000Lg? g, 因此调查结果未能显示这些植物特殊的超富集能力。应进一步开展这些植物在人工驯化干预下条件下的富集试验, 深入揭示这些植物作为超富集植物应用于植物修复的可行性。自1999 年开始对中国中南部一些炼砷区的植被和土地污染状况进行了考察、采样和室内盆栽试验和化学分析, 首次发现了一种A s 的超富集蕨类植物, 其叶片含A s 高达5 000Lg? g (干重, 未发表的数据)。同时, 调查还发现在砷污染严重区域生物种群极其单一, 这种超富集蕨类植物生长非常繁盛, 呈族群分布, 调查样方内几乎没有其他植物生长, 每平方米收割的植物地上部鲜种可达316kg, 显示其具有很大的植物修复潜力。

    而离开污染区, 这种植物则很少能成群分布, 个体也小的多。这些表明所发现的超富集蕨类植物具有特殊的耐砷毒能力, 在砷污染区处于竞争优势。目前正在进一步开展深入的研究工作。

    3 超富集植物吸收富集重金属的机理

    有关超富集植物吸收富集重金属的机理仍不清楚。在重金属胁迫下, 植物根系分泌的低分子量有机酸如柠檬酸、苹果酸可与重金属结合, 降低重金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