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51 (第2/4页)
让杨家同意将妾室一家并入杨家,这下杨氏再也不是寒门女,而是弘农杨氏女了。 王珞暗忖, 还能怎么答应?就是慢慢磨着应了,谁家长辈能扛得住后辈的缠磨?王珞对那位新二嫂心里是同情的, 她是郑亶身边,生育最多的妾室,又有庶长子、庶长女傍身。宜城公主在时,最看不惯的就是这个妾室,时常刁难她。 王珞嫁到郑家后就见过好几次,她在宜城院落门前的青石板上一跪就是大半天,冬天、夏天都有,她迄今走路不大顺当,都是因为跪太久的缘故。 郑亶也从来不会给她出头,愿意扶正她也因为自己头三个儿子都是她生的。这三个庶子是郑玄打小精心教育的,尤其是长子,无论是容貌还是举止,都是活脱脱一个小郑亶。即便对杨氏意见颇大的临海,看到这几个孙子都是眉开眼笑的。 王珞觉得杨氏扶正后,日子也不见得好过,在全是公主的国公府里,她依然跟妾差不多,她也自知自己身份卑微,平时只躲在自己院落中极少外出。郑亶即便回府,也不回后院,就在书房办公,大部分时候都歇在书房,书房里的几个通房丫鬟各个貌美可人。 从某种程度来说,郑亶应该是三兄弟中最渣的人,基本可以媲美于镇国公,镇国公目前也是这个情况,常年睡书房,身边的通房三年换一次,很有诗王大人的“十听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风格,但好歹镇国公当年对杨夫人很好,而郑亶是从头渣到尾…… 长乐显然也想起了郑亶的情况,她揉了揉额头,没好气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