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1章 大学在哪里 下(700月票加更) (第2/5页)
《梦溪笔谈》的书稿吗?” “可以啊,”米友仁道,“回头我给家父写封信,叫他想办法去讨要一部。” 沈括是杭州钱塘县人,而《梦溪笔谈》诞生在他晚年隐居的润州梦溪园。现在这部奇书还在刻印过程中,估计也印不了几本,能得到的都是当下的名士,米芾肯定有办法拿到。 如果说《营造法式》是一部建筑施工标准大全,那么《梦溪笔谈》毫无疑问就是一本百科全书了,全书共六百零九条(不同版本稍有出入),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质、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农业、水利、建筑、医药、历史、文学、艺术、人事、军事、法律等诸多领域。 其中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占了总数的36%,基本上囊括了截止11世纪末的中国科学技术的全部成就。 如果好好整理一下,完全可以从这本《梦溪笔谈》中寻找到一所11世纪标准的世界级的综合类大学的大部分教材! 这是一部可以撑起一所大学的奇书啊! 只要将这部奇书“拆开”来,分成天文、历法、气象、地质、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农业、水利、建筑、医药、历史、文学、艺术、人事、军事、法律等诸多门类,一所大学就有了……当然,还需要很多教育经费,不过这对武好古而言,似乎不是什么问题。 对了,截止11世纪,中国还没有谁系统总结出“科学方法”。但是只要有了大学,有了探究科学真理的精神和场所,总结出“科学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自然科学的进步,就是必然的结果。 “还有一位奇人,”米友仁这时又记起了一位宋朝大科学家,“太子少师苏子容……他的《图经本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