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8章 自由市 下 (第3/5页)
地不配姓什么的男儿看看:大宋是可以凭本事做官的! 而且这些“钟哥儿”们大宋不拉拢,将来辽国的乱世一到,没准就投靠女真蛮子了,要这样......麻烦可就大了。 不过要让“钟哥儿”们入宋,不能靠武好古这样入辽拉拢,效率太低了。一定要有一个可以吸引他们前来的“自由之市”。 这地方一定要离辽国很近,而且容易出入,还要能反映大宋封建主义的优越性…… 当然了,武好古想要吸引的不仅是“钟哥儿”们,还有辽国的资本! 辽国绝对不是一个投资置业的好去处,别说寻常的商人在辽国很难生存,就是世家大族出身,也是随时抄家灭门。 即便眼下轮不到抄家灭门,等待1115年护步达岗之战后,大辽的官员们就真的不需要一个作为退路的所在?当然了,界河边上的自由市不是真正的退路,而是退路的入口,资金通过这里可以流向更安全的地方。 不过宋朝这边吧……比辽国是好多了,但也不是特别规矩,灭门的知府是说说的——灭门这事儿不容易办理——但是能叫人破产的县令还是蛮多的。 所以用来吸引辽国资本、人才的地方,必须是个司法体制相对完善的自由市……而这种特殊化的城市,也只有用对辽“统战”的名义才有可能说服宋徽宗支持。 除了吸引人才和资本之外,武好古还想将这个靠近燕云的自由市变成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实际上,析津府并不是一个商业中心的理想之地。 首先析津府并不靠海,来自东京道和中京道的大宗商品,如果不想千里迢迢陆运,就必须通过海运加内河运输的方式送到析津府城。 可是内河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