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豪商_第361章 科举界的旗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1章 科举界的旗帜 (第2/5页)

喉舌,光靠写真是不够的。

    是的,武好古现在还想要改革科举,而不是完全废除科举。

    因为科举制度不是没有可取之处的。这套取士制度提供了一条rou丝逆袭的上升通道,而且也可以将rou丝中比较聪明且比较好学的人挑选出来——能考上举人、进士的主儿虽然不一定能安邦治国(基本上是不能的),但是他们肯定很聪明也很好学。

    武好古的那个弟弟武好文就是其中的代表,他要是生在后世,那也是北大清华随便进的高考状元啊!

    而且武好文的自律能力还特别的强!他可是大宋“娱乐圈”王者的弟弟,不知道有多少花魁娘子想勾搭他。可是他都不加理会,只是一心一意的苦读。

    这样的人要在后世,一样会成为精英的!

    此外,在武好古看来,将四书五经作为上升的阶梯,也不是完全不可以。毕竟学习四书五经的成本比较低,是平民百姓可以负担的。君子六艺那是贵族富豪才玩得起的,如果将君子六艺当成上升路径,那可就将绝大部分人排除在外了。

    不过四书五经只能当成上升阶梯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譬如可以用四书五经作为大学入取考试的内容。将所有的读书人中,比较努力,也比较聪明的人选出来。让他们进入大学,而大学就不必再教四书五经了。

    四书五经的牛角尖还是留给专业搞学术的人去钻吧,要做官从政的人还是要学点实用的知识。

    入了大学之后,生员们应该学算学,学工学,学商学,学法学,学政治外交之学等等的实用之学。大学毕业后再根据所修的科目去做相应的官,这才是人尽其才,学有所用。

    而大学的教育费用,完全可以由朝廷负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