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54 (第4/4页)
曼很是淡定,亲自见过每一个淘汰人员。单纯因为年龄大、学历低所以被淘汰的,登记下来,尽量厂里寻找合适的岗位安置;如果是因为工作能力不突出、态度还吊儿郎当而被淘汰的,则直接请回家待岗。
这下仿似给全厂职工上了紧箍咒。
眼见着一车间如此一改,改回去十来个待岗的,其他车间虽还没实行主任竞聘和人员分流,但大家都望见了未来的自己,生恐在改革中成为被淘汰的那一拨的。
一时间,职工们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有了质的飞跃。车间有活的,甩开膀子干;车间没活的,那就找活干;实在找不到活的,那就带本书,认真学习。
大家都在传说,何总最喜欢认真学习的人,喜欢对时代有领悟力、有掌控力的人。
虽然他们不太懂这些话的含义,但他们明白,反正何总就是喜欢积极向上的人。
不过,职工们很快发现,他们并非为了“何总”而积极,他们的“积极”是为了自己能在变革中立足。
因为“何总”在重组初见成效后,功成身退,离开了东方厂。
她从崇光厂带来的工作组,几乎悉数留下。崇光厂派出一位少壮派的副厂长来东方厂担任主要负责人,而何小曼留下的工作组,与竞聘的中层干部一起,成为东方厂复兴的中坚力量。
按原计划,何小曼要回崇光厂,接过石新源代管了将近两个月的庞大集团。
但何小曼给自己放了个假。
东方厂的这场重组实在是很磨人,历经困难重重,才有了如今的局面。何小曼觉得,这事实在比她开拓销售疆域要难得多,也耗神得多。
夏日骄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