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4、轰动全国 (第2/4页)
字的就得用大简。一支简要写二十几个字的则用小简。 杨凡这捆竹简就是标准的二纬西周简。也就是说这种竹简一定比屈原出生的那年要早,也就是公元前305年。 管总仔细的放大图片,幸好杨凡舍得在手机上花钱,像素超级高。根据穿竹简的牛皮绳子的外观和特殊的打结方法,管总可以八分确定这就是西周早期的竹简。 管总激动的开始一点点看内容,有些地方污秽不堪,已经把字盖住了,但没关系,红外线下还是能看的出来字迹的。 “兄弟,这竹简你有多少卷,我告诉你这是连山易,全本有八万字,估计要有你这个大小的竹简八十多卷。”管总没指望杨凡能弄到太多。能弄到一卷都很了不起了。 现在战国简都是国宝的情况下,更不用说西周简了。 杨凡抓起羊腿豪放的啃了一口,接着把手机摄像头一转,用羊腿指着地上邬九龄搬来的一堆竹简,拍照用微信传送过去,说道:“喏,那些都是,估计有上百卷。” 听到杨凡的语音,看到地上一堆竹简,管总差点没把眼珠子瞪出来。 全套的,一整部连山易! 他几乎心跳的从腔子里飞出来。这小子这是要上天吗。全套的! “兄弟,你听我说,这东西现在是谁的。”管总急忙问道。 杨凡想了想,感觉事关重大,还是留有余地的好。 杨凡说道:“是我一个朋友的,他很低调,不愿意曝光。委托我来处理。我找您就是想请您先帮我初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