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钢铁大亨_330、板甲加金属外骨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30、板甲加金属外骨骼 (第3/5页)

板甲全身防护,除了眼睛基本没有空隙,活动全靠各种合页和转轴连动。就是同样对承受重兵器的砸打,造成的钝伤,板甲也比直接穿在身上的扎甲强很多。

    因为板甲表面都是弧面的,并不直接和皮肤接触。所以斧子、钉头锤、连枷砸打时,不会直接作用在人体上,只有严重变形才会打伤人。

    从防盗门的材料就可以知道,现代三毫米的钢板,斧子都砍不开,更不用说这时代的冷兵器了。头部杨凡直接给面部上防爆头盔。把有机玻璃面罩放下来,在防弹玻璃下,这个时代的火枪和箭矢根本没有用,对着打也打不穿。

    唯一的缺点就是太重了,要是做到三毫米厚,这个时代的一切武器基本都免疫了,但是重量恐怕要达到35公斤。

    穿着这么重的铠甲,人是走不了太远路的。而大明不像欧洲,小国林立。大明幅员辽阔,军队的机动性尤其重要。

    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放弃不锈钢,用铝合金做材料,现代铝合金的强度是钢铁的数倍,而重量只有三分之一。

    历史上,铝这种材料还没有研究出成熟的冶炼技术,甲胄就被热武器淘汰了。所以我们没有看到铝合金的铠甲出现。

    另一种方法是利用现代的金属外骨骼技术,把铠甲的重量,不要落在人的身体上,而是利用甲胄和金属外骨骼一体化设计,由铠甲自己支撑自己的重量。

    杨凡反复考虑后,最后还是采取了第二种方法,因为只要有设计图,自己在大明就可以生产,杨凡不放过任何提升这边工业能力的机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