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钢铁大亨_245、皇帝和文臣的斗争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45、皇帝和文臣的斗争一 (第3/4页)

 “太祖皇帝起自赤贫,最心怀百姓,他把土地公平的分给百姓,修订法律保护百姓,《大明律》里甚至百姓造反都不牵连家人的,只是自身死罪。可见对百姓的宽容,给百姓普法教育,颁布大诰,让百姓人手一本,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

    “太祖铁腕反对文官搂钱,不许他们侵害百姓。这些都是地方势力和文官不能容忍的。文官眼见斗不过太祖,就培养了一个符合自己一方价值观的皇太孙朱允炆。太祖后来看到这样子不行,太孙完全被文官洗脑了,要是太孙登基,明朝恐怕很快就会完蛋。就想换成祖来继位,结果太祖刚起意还没来得及实施。忽然就崩了。”

    杨凡听明白了,太祖和文官斗争的焦点是文官不合理的利益诉求,甚至文官贪婪的想控制国家财政。一个皇帝最重要的权力就是三点。军权、财权、人事权。m.

    洪武朝的文官想把财政大权拿过来。遭到了朱元璋的疯狂打击和杀戮。

    郭桓拉那么多官员下水,集体搂钱,就是要造成既成事实,逼迫朱元璋承认文官控制国家财政的事实。

    “成祖靖难成功,关键就是得到了军队的支持。”林月如喝了口水,继续说道。

    “建文继位后,黄子澄他们这些文人头脑发热,有些忘乎所以了,他们拿走了财政大权还不知足,又把手伸向了军队和人事权。甚至他们恢复了官员举荐制,企图暗中废掉科举,以后做官的途径由他们垄断。把百姓和寒门子弟排除出做官的备选范围。一举把财权、军权、人事权都收归文官。进而把天下的所有利益全部归文官集团所有。”

    “当时全国军队是归五军都督府统领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