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钢铁大亨_365、魏忠贤的绝户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65、魏忠贤的绝户计 (第4/5页)

金银矿,可以用金银直接抵冲财政赤字。从而维持官府的运转和武士的俸禄。

    只要有钱,就能稳定住国内的局势。

    而此时东瀛每年开采的白银主要来自一个叫做石见银山的银矿。

    只要控制住了这座银矿,就掐住了幕府的命脉。将军立刻就养不起自己的武士和军队了。

    不过,这些白银和黄金开采出来,也就是不到一百年的事情。

    在很长时期内,日本虽然坐拥“金山银海”,但是一直没有加以有效开采。

    因为他们的开采技术不行。

    以至于长期以从中国输入的铜钱为货币。这一尴尬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530年前后。

    此时日本的“战国时期”拉开序幕,各地的“大名”为在乱世中扩充自身的军事力量,积极开发各地银矿。用于进口物资。

    正巧,这个时候中国传统冶炼技术中的典型炼银法“灰吹法”与“汞齐化法”这一欧洲新技术相继传入日本。

    得到了中国和欧洲最先进的冶炼技术后,在很短的时期里,有50多个金矿与30多个银矿发展起来,日本的贵金属产量显著增长。

    到1590年代,也就是万历朝后期,其白银产量一度占世界总产量的1/4—1/3。黄金开采出了225吨。

    在日本海外贸易的全盛期(1615—1625),日本每年出口白银高达13—16万公斤!

    这相当于大明的427万两白银。

    1600年到1700年,石见银矿产量占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