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钢铁大亨_329、花落燕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29、花落燕大 (第2/5页)

    至少有几百年历史。

    最后,一卷卷外面用丝绸包着,套子包裹着的竹简被取出来。

    邬先生对这些古籍已经做好了整理。他在抄写时,就分门别类,每一卷都套上白色丝绸的套子,并提写了编号和名称。

    瑶光在传送时,故意衰减了碳十四的含量,使之和明末的年代相符合。

    专家们看到这些包装如此之新,都以为是现代的,不过仔细研究发现,居然都是明末的织造工艺,当时就大为吃惊。

    明代的丝绸保存下来的极少,定陵出土的基本都损毁了,这些丝绸的价值无法估量。

    最后当一卷一卷的竹书被拿出来时,专家们几乎都疯狂了。

    这些竹简都是用刀子在青面刻上去的,不是用毛笔和墨在黄面书写的,这一切都证实了,这是西周初年的竹简。

    西周简,实锤了!

    现场顿时疯狂了起来。

    一次性得到如此之多的西周竹简,简直时爆炸性的新闻。之前发现的西周直接的文字记录就是青铜器上的铭文。但是这些青铜器上的铭文很少。一个青铜器上只有几十个字,甚至有的就没有文字。

    这次发现了全套的连山易和归藏易的竹简。合计八万四千字。这么巨大的信息量时骇人听闻的,就是整理翻译就需要十几年时间。

    《连山》,后亦称《连山易》,古多只称《连山》,其名初见于《周礼·春官宗伯·大卜》,据传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