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元月菩萨度(19) (第4/5页)
理善财童子53参。 几乎躲在禪室里打电脑。 53参是小说与游记散文的合体,所以有情节在推动,相当精采,文笔华丽。 常住法师常来跟他谈大乘法。法师从月溪的谈话中切入,好伯则从自性中的智慧显扬中切入。 从五阴三昧中进入大乘法。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空档,如来地,智慧泉涌。 大乘的精神就是扬自性,不生不灭的自性,不一不异的自性,不去不来的自性,当下具足,不断不常的自性,本是清净,本不动摇,能生万法。这样就很清楚了! 世人汲汲经营的是產业,事业,道业,这样才有依託,才有安全感。 当然不知法与自性的关係,大乘的精神,追求的领域不一样。 佛法也不是用来作学问的?不是光动脑筋就可以的? 兰若的饮食有点不同于平地。因为高冷,什么菜都要加一点麻油。因为可以御寒! 冬天的山地,不同于平原? 风总是在树稍吹着,呼呼假响,好像在唱颂?竹林,杉木林,其他的树,发出不一的声音来。是风格之展现! 修行是一条不断的路,就是悟了,还是要弘法。 忘掉凡尘的纷扰,一心整理佛书,是一件快乐的事。 月溪说:[万法唯心,心外无法分别。 佛与法不同,佛者绝对也,真如也。 法者相对也,妄想也。凡所为法,皆无明妄心所造,故曰万法唯心,心外无法,唯心者,唯一妄心造也。故十八共法之第六说:无已知不捨,万法已知便应捨,因其是妄心也。妄心变幻无常,故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