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元月菩萨度(08) (第3/7页)
领徐州后,民工以二十天把陇海、津浦线修好,做好了68座铁桥、228座涵洞、220馀里鉄路。 杜聿明后来评论徐蚌会战时称:「大厦将倾,一木难支」,形容徐蚌会战大败非战争之罪,并非国军不能打,而是一个综合歷史大趋势之必然结果。 就当时使用兵力及装备来看,国军还是居于优势,如果战地指挥官企图旺盛,意志坚强,运用得宜,未尝不可以取胜。只因国军作战计划不定而且不能贯彻,战地总司令消极保守,各部队行动部调不一,才致为解放军所乘而败阵。解放军则战略战术配合良好,刘伯承和陈毅协调密切,在战术行动上依旧使用其惯用战法,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围点打援,逐一击破国军,获胜一仗。 1.^徐蚌会战具体作战方案,就是由中国共產党潜伏人员郭汝瑰本人制定,此方案尚未下达到前线国军,就被郭汝瑰报达给解放军的指挥部。郭汝瑰还诱使蒋中正屡次变更作战方案,放弃坚守蚌埠,在徐州外围作战,增加了国军在移动中被分割围歼的机会。 2.^杜聿明在《淮海战役始末》一文中回忆:1948年11月28日,蒋中正在南京主持作战会议,「照例由第三厅厅长郭汝瑰在quot;敌我态势图quot;前报告作战计划。他说:quot;目前共匪南北两面皆为坚固纵深工事,我徐蚌各兵团攻击进展迟缓,如继续攻击,旷日持久,徒增伤亡,不可能达到与黄维会师之目的。建议徐州主力经双沟、五河与李延年兵团会师后北进,以解黄维之围。quot;并滔滔不绝地讲这一案的理由……」,「我感到蒋中正所以变更决心,是被郭汝槐这个小鬼的意见所左右的。很后悔我在28日对蒋未说明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