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5章 三线 (第2/4页)
样的人,黑白掺杂,你防得住明的防不住暗的。” “那他要是追到京城来呢?”邢泽问道。 “远的地方我影响不了,但在京城…”老周得意了,“你干爹我还是有点面子的。” 邢泽奉承道:“那是,您不光有战友,您还有部队的老领导,人脉广关系硬,横趟整个北新桥!” “闪边去,说的我跟土匪一样。”老周道,“战友……以后又少几个。” “啥情况?”邢泽好奇,“身体不行了?” 老周给了个“你才不行了”的眼神:“要去别的地方工作了。” “我们跟北边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了,南边闹得盛势也挺大,没准儿什么时候就会对我们动手了。” “年假的时候我跟战友聚了聚,现在上头已经有转移人员设备的苗头了。” 邢泽恍然大悟: 三线建设! 所谓三线建设,说白了就是工业迁移,从易受战争威胁的沿海和边疆,向内陆和后方进行部分转移。 六十年代初,南北各有危机,“外科手术式打击”的威胁悬在头顶。 所以才有了后来从国防、科技、工业、交通通讯基础建设的大规模迁移。 历时十几年,涉及到十几个地区,将近一半总建设投资的资金,以及不少于400万的各行各业人员,建立起了1100多个大型工矿企业。 熟悉的攀枝花、酒泉、葛洲坝就是三线建设的成果。 邢泽仔细回忆了一番,三线建设好像就是从64年开始的,具体几月份想不起来。 “我估摸着八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