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九章 建文之子(三) (第2/5页)
他所自认为最得意地这个“西安世家子弟”的名头,其实正是其最大地败笔。 这些人只是简单地通过锦衣卫系统地关系,很轻易地就拆穿了朱天的“皇帝外衣”,但大家却都仍是有志一同地共同保守着这个秘密。 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无他,就一个字:钱。 朱天有钱,很有钱。 朱天大方,很大方。 有这两条,这就足够了。 其他的,那就都根本不在这些勋贵子弟地考虑之中了。 哪怕朱天就是江洋大盗出身,那又如何? 抓了朱天,难道会对我等这些旁门庶出子弟有一分一厘地好处不成? 其实也不是没有人想过朱天地出身来历问题,但大家最后却都不约而同地、非常默契地“淡忘”了这件事。 直到“花案”爆发。 当张知秋昔日在周大同客厅里所说地那一番话传出来之后,王国栋等人骇然发现,除了年龄这一点有些偏差之外,这个犯案之人简直就是对朱天最好地一副写实。 当然,还有一点细微地差异就是朱天并没有亲自进入勋贵府中“卧底”打探消息;可是,这些消息却是由这些勋贵子弟们亲口告诉他的。 王国栋这时又忽然想起来,从第一起顺天府陈推官家的闺女出事后开始,他们就一直再也没有见过这个朱天! 大家伙上门去找,却是门扉紧闭,空无一人。 话说,朱天在北京寄居地这套寓所,还是王国栋后来居中张罗给他的,王国栋自己也是从中狠狠地大捞了一笔。 等王国栋再见到朱天时,就是在“顺天府衙之夜”后的第二天上午了。 有几日没有再去找过朱天地王国栋,那天早晨忽然心血来潮地想到要去看看,结果还真是在朱天地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