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章 独领风sao(一) (第4/5页)
毛毯所能望其项背的,这也就难怪北京这些见多识广的大佬们也难掩心中的那份讶异。 据那个当时就不顾体统地、趁人不注意扒在地毯上仔细查看的人事后给别人透漏,以他的经验与见识来看,织就这些毛毯的原料绝非是蒙古人所制常规毛毯所用地牛、羊毛! 但具体竟是哪种未曾得闻的珍稀动物,却非此人的见识所能辨识地了。 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些毛毯的珍贵,只是想不到张府竟是将如此罕见之物,就这么暴殄天物地直接铺到了露天地上,甚至一直铺到了大街上! 如此闻所未闻地珍稀之物,居然还是如此巨大的数量,却竟然是如此地处置方式,这实在是让人无语至极…… 最后要说的是,发表以上言论的是大明永乐朝工部一位对纺织、畜牧之道精研半生的主事。 按说以区区一介“主事”不过正六品的级别,本不应在张知秋今晚的“拍马屁”名单之内,但史上却确实留下了此人的名字与事迹,胖子当时也就不为己甚、勉为其难地将他顺手列入自己的宴客名单了。 但是,要说今晚来宾中最感震撼的,却还是要当属皇太孙朱瞻基了。 在朱瞻基在今天中午告辞的时候,张知秋就曾要求下人铺设“红地毯”,那时家人还回报说是“没有”——那这短短地半天时间,张府又是从哪里弄来这许多地毛毯的? 如果说这所谓的“红地毯”只是张府自导自演、故弄玄虚的话,太子府的眼线可是在太子临行前才刚刚明确回报过,除数量不大地食品、rou食之外,张府今天没有任何大宗物品进出过府邸。 那张知秋今晚的“海鱼宴”,又将会如何收场? 怀着一头雾水,朱瞻基心事重重地紧随着父亲步入了张府,脚下柔软的长毛绒地毯,让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