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七十年代奇葩一家亲 第166节 (第5/7页)
意:“施卓,你听清楚,是你的前妻和施国航、施宛玉,母子三人一起买走的木葫芦。当年,你追查一段时间,告诉我小囡囡不是被吴家敏抱走的,但现在,我却严重怀疑,偷走我女儿的,就是吴家敏。” 施卓:“不可能,国航和宛玉如果和他们妈一起买走了木葫芦,那为什么没回来告诉我。” 赵叶兰:“对啊,为什么?我也很想知道他们为什么不告诉你,你也别说什么不可能,文物商店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每一笔交易都是大交易,也因此,他们每笔交易都有文物的底图。” “这张相片,你拿回去给老师看看。木葫芦是你施家的东西,老师应该能认出来这个木葫芦,到底是不是小囡囡身上带的那个木葫芦。” 说着,赵叶兰拉开公文包拉链,从包里取出一张相片,和一张票据递给施卓。 相片和票据,是她回国后找以前朋友拿的。 关于那卖文物的朋友,并不是她瞎掰的。 她的确有个朋友是在文物店上班,只不过,人家是在首都文物店,而不是在西口市文物店。 但全国文物商店都属一个体系,每个地方收到货后,都会拍张照,存到文物档案中,连交易时的票据,文物商店都必须保存着。 她是找老朋友调档案,帮忙把照片和票据弄出来的。 施卓眉头紧蹙,从赵叶兰手里将东西接了过去,然后眼睛一垂,就把视线盯向了相片和票据。 票据其实就是购买票据,毕竟潘玉华卖木葫芦那年,政策还没有彻底放开,像文物商店卖出来的东西,都得有一个买与卖的证明,这种证明,不管是买家还是卖家,都得签个字,而赵叶兰递给施卓的那张票据上,正好就有吴家敏的签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