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_第365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5章 (第3/3页)

比卜渡中纳粮米的勘合制度存在严重舞弊行为。把守渡口的官吏军人与jianian商水手相勾结,将已经验收的过河米粮袋子上的封头裁下,用羊皮筏子将米粮再偷运过河,重复诓骗封头与勘合,持空袋到甘州收籴仓米中纳,套取高额运费。甚至直接贿买勘合封头,骗取运费。这些行为严重影响和破坏了元政府中纳军粮的大计,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但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元代兰州城商贾云集,货物丰阜,运输繁忙的景象。

    ——《陈守忠教授诞辰百年纪念论文集》

    *

    唐文初尚靡丽而士趋浮薄,宋文初尚钩棘而人习险谲。国初举业有用六经语者,其后引《左传》、《国语》矣,又引《史记》、《汉书》矣。《史记》穷而用六子,六子穷而用百家,甚至佛经、《道藏》摘而用之,流弊安穷。弘治、正德、嘉靖初年,中式文字纯正典雅。宜选其尤者,刊布学宫,俾知趋向。

    ——《明史》

    *

    科举世家:

    八岁未入学之前:读《性理字训》程逢源增广者。日读《字训》纲三五段。

    自八岁入学以后:读《小学书》正文。日止读一书,自幼至长皆然。

    随日力性资,自一二百字,渐增至六七百字。日永年长,可近千字而已。每大段内,必分作细段。每细段,必看读百遍。倍读百遍。又通倍读二三十遍。如此用工。便可终身不忘。

    小学不得令日日作诗作对,虚费日力。今世俗之教,十五岁前,不能读记九经正文,皆是此弊。

    只要记得《大学》毕,次《论语》,次《孟子》,次《中庸》。

    自十五志学之年,即当尚志。为学以道为志。为人以圣为志。或十五岁前,用工失时失序者,止从此起。便读大学章句或问,仍兼补小学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