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3节 (第8/8页)
些事证明,我猜对了。 在古城图书馆,我曾经读过一本详细记录着“八族”各种奇技yin巧的古籍。尤其对其中一条,关于“文、蛊”两族联手制作“信人”的秘术,印象尤为深刻。 自周朝以来,古人为了保存家族秘密、财富能为后代所享,可谓是煞费苦心。 方式大抵分为两种——世代口口相传;文字地图记载。 前者虽说更具体清楚,然而谁能保证掌握秘密的人临死时脑袋瓜子清不清楚?随便含含糊糊秃噜嘴,说错几个字,可能就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再者万一得了心梗、脑血栓或者暴毙,这家族秘密、财富啥的,也就就算是彻底成了秘密。 至于后者,看上去更靠谱记录在纸上的东西总不能平白无故消失吧?可是,古代对于竹简、纸张的保存技术尚未完善,很有可能家族族长临死前,颤巍巍伸出手指着存放宝典的位置,眼一闭咽了气。 后人或凿墙或挖坑,总算把放宝典的匣子找到了,兴冲冲打开一看,得!氧化了,腐烂了…… 还有一种方式是把秘密铭刻在铜器或者玉器上面,这样一来,问题都解决了吧? 故此,自古以来,“铜玉藏秘”的说法。许多小说,往往也是以偶然获得千年铜玉器,破解线索秘密为开篇。 中国自古至今,诸多铜器、玉器镌刻的文字,若是细细研究破译,十有八九能有更多的收获。 但是,铜器笨重,玉器贵重。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但凡敢以这两种物件保存秘密的家族,必是百年以上的名门望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