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游戏_第4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节 (第8/10页)

,四公里以外的景物不易看到。在大于500米时,只存在模糊的形象,距离缩短到250-270米,能看清轮廓。而花木种类的识别,则要缩短到几十米。

    晴川阁位于汉阳区,黄鹤楼却在武昌区。两楼虽隔江相望,哪怕是直线距离,也不是视力所及范围。鹦鹉洲虽已淹没,原址在汉阳西南长江,距离比晴川阁还要远。

    由此做个大胆的推断——崔颢根本看不到晴川阁和鹦鹉洲。

    那他为什么要在诗中专门指出这两处地点呢?

    我去陕西桃花峪解救月无华的时候,并不知道此事与鬼谷子所著《阴符经》有关,更不知道“幻、魇、文、蛊”四族暗藏《阴符经》的线索。

    经过一系列不可思议的经历,我才对此事有了大概了解。唐宋诸多诗词名家,与文族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密切关系。而四族之间关系极为微妙,在某种特定的时期,因某种特定的事件,或互相协助或互相敌对。

    泰山想要置我们于死地,似乎与我有某种情感羁绊的白衣女子,是魇族后人。桃花源石门《黄鹤楼》石刻,也表明了魇族藏匿《阴符经》线索所在地是黄鹤楼。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初登黄鹤楼,是否抱着与崔颢相同的目的呢?故题诗“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试想李白终其一生,踏遍大江南北,留下诸多《阴符经》线索的诗歌(《望庐山瀑布》),却在黄鹤楼不言不语?而只是用“道不得”这种“明知为什么,却没必要说”的方式,提醒后寻者注意崔颢的诗。

    那么,由此再更深一层推论——崔颢本是文族,他来到黄鹤楼,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