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1章 (第1/3页)
朱棣作为天子,很清楚这一点。 如果是真的,他再信任黄昏,杀起来也不会有一丁点的手软。 问道:“可有证据?” 梅殷道:“有人证,在奉天门外候着。” 朱棣挥手,“宣!” 片刻之后,一位老学究走入奉天殿,跪下行礼,自报身份:“草民刘思清见过永乐陛下。” 朱棣蹙眉,“你是谁?” 刘思清不敢抬头,大声道:“草民是洪武年初的秀才,福建泉州人,屡第不举之后,回到故地以开办私墅谋生,后来因缘际会,认识了张定边老将军。” 张定边! 这个名字不陌生,着实让满堂文武震撼了好一阵。 当年鄱阳湖水战,率领战舰杀入太祖军中,所向披靡,差点将太祖斩于马下,若非常遇春即时赶到,有没有大明王朝还两说。 朱棣面不动声色,“继续说。” 刘思清不敢怠慢,说道:“张定边老将军早已遣散旧部,蛰伏在泉州整日礼佛,不问世事,但其后人张扬素有野心,秘密将张定边老将军的旧部聚集起来,本欲乘靖难之战揭竿而起,无奈局势微妙,没有等到机会,只能继续蛰伏在泉州。” 靖难时,确实是好时机。 然而靖难之战中,福建那边的各卫驻兵却很少调动去勤王,张扬只能放弃。 朱棣后背一阵发凉。 万幸。 万幸侄儿朱允炆没有走昏手,调动沿海驻兵来和自己对战,要不然靖难之战中,这批人揭竿而起,明教再趁机揭竿而起……天下怕要大乱。 转念一想,这不可能出现。 我老朱家的事情,什么时候轮到你们来插手了。 一旦你们敢反,我朱棣不靖难也得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