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4节 (第12/12页)
正哪见过这串门架势,吓得他赶紧摆手道:“卓教习可是咱们乡的大恩人,可千万别这么说,你家的事儿就是咱们乡里的事儿,尽管说!” “晚辈打算两个月后带思衡去宁朔考科试。”卓衍依旧保持郑重地语调,一字一顿说道,“需要里正您出具带画押的家状和保单,再由我带至宁朔的州府衙盖了公家的文印,孩子才能入考场一试。” 吴里正听闻后表示,这果然是正经的大事!他虽不识字,但由卓衍书写他来盖章便没有问题,这可是他们乡里第一个出去考试的孩子啊! 而一旁的当事人卓思衡听罢却愣在原地。 他听卓衍讲过,本朝科举三步走是解试、省试和殿试,但想要参加第一关解试,则要么是国子监的学生,要么是州学在录的生员,而他自己两边不靠,只能用第三种方式获得资格:参加资格认证考试并通过,也就是科试。 虽然知道一定会来,但自己的科举之路真的迈出第一步时,卓思衡还是略有些惶惑:这种交付命运的感受实在奇异,是从前所不曾有过的。 不过,他活的第一辈子还从没怕过考试,也该让他见识见识,这辈子的考试有何能耐。 第7章 出行去往朔州州府所在地宁朔城前,卓衍和卓思衡特意换上最好的布袍。 这两套袍子还是刚到杏山乡落脚时,朱通从当差的流放地托人带回,来人说是帝京那边有人打点送来点名给卓家的,朱通已让那人回去告知托人办事者卓家大赦到杏山乡的事情。从那往后,姨母托人带来的衣物便都直接送至家中,只是照旧没附有字条一类信笺,又仍在衣物内襟等处绣了只做记号的肥美小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