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_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13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139节 (第8/9页)

玉必雕等道理,才仍旧保持方才的悠游之态继续带着笨蛋学生绕圈子:

    “实情如何,不是我今日可说之事,我只能告知大人我的手段,而非目的。要知道伊津郡的考课出了问题,他们或许原本未曾想到吏部会查至如此彻底,才赶紧趁着吏部核实的机会替换一份,留待备用。想来杨刺史办事周密,府库里那份改过周全的记档也已是焕然一新,待到吏部再查,上交与存档皆是一致,也就并无异议了。”

    “可你要换回去原本那份考课陈表,这样吏部下来核查,二者不一,岂不要治杨刺史欺上无视朝廷纲纪的罪?”孔宵明本以为卓思衡和杨刺史是一丘之貉,如此听来竟也不是,他有些困惑。

    “他治了罪,给你的调任也就不会作数,我有办法保你原任留职,继续替一方百姓谋得福祉,而霞永县的乡民也不必为杨刺史的滥政而耕作无望。”卓思衡拿出循循善诱的全部本事来,细细详说,“我们各取所需,岂不美哉?”

    “可你要我所为何尝不是乱政败坏纲纪之事?”孔宵明盯着卓思衡的眼睛,一字一顿道,“这与杨刺史之流所为本质上并无任何差别,”

    卓思衡答道:“当然不同。他们计成,民不聊生;我们计成,民乐清平。”

    孔宵明真的动摇了。

    他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被眼前之人的摇唇鼓舌说动,竟打算去做如此大不韪之事。

    可他能怎么办呢?

    这几日他忧不成眠,每日都想着要如何避免霞永县百姓的劳碌之苦,想去求杨敷怀,却没有门路说不上话,去到郡衙只能吃那些同姓杨的沆瀣一气官吏的闭门羹,秦县令年纪大了,畏畏缩缩不敢冒进,他能理解,也无法迫其帮忙,只能自己求告无门日复一日,在忧思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