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4章 我的第二次电影理论大轰动! (第7/8页)
周的时间里完成,谈何容易。 不过想了一会,我渐渐有了些头绪。 自从发表了以后,引起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在电影界,它已经称为了电影工作者的圣经,很多电影工作者在之际的拍片过程中都自觉地把其中的理论运用了进去,这种运用,很大地提高了他们拍摄的电影的水平,但是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尽管我在写的时候,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蒙太奇只是电影的一个手段,一种方法我没有像历史上的爱森斯坦把蒙太奇放在了电影理论最高真理的位置之上,但是在这些人的运用中他们不由自主地把蒙太奇看成了惟一的手段,结果出来的电影就暴露和一些问题。 在这方面,梦工厂的几个导演就是代表。斯登堡、斯蒂勒两个人最典型。他们把蒙太奇看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这种“蒙太奇至上”主义发展到最后绝对会变成教条主义,这对电影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很长一段时间一来,具体的说是在拍摄以及斯登堡的那部电影公映之后,我想把这个问题向理论界说清楚的念头就有了,但是因为繁忙的原因,迟迟没有动笔,这一次,可以说是把我逼上梁山,一定得写的了。 对于“蒙太奇理论”的修正理论,最完美的就是巴赞的“长镜头理论”了。而且,说来凑巧,巴赞阐述他的理论也是在上。 历史给我开了个很好的玩笑。 “长镜头理论”的提出和阐释者,变成了我,而那份响当当的杂志,则移师到了美国,移师到了好莱坞! 真不敢想像,历史上轰轰烈烈的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还会不会在法国形成并扩展到全世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