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18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181节 (第5/10页)

传来几声蛙鸣。

    杜中宵看着遥远的夜空,感受着春风的气息,叹口气道:“自我登第为官,亳州数年,而后便就到了河东路。火山军正处边地,天气严寒,这个季节不过刚刚解冰而已。枣阳这里虽然地方偏僻,却如江南天气,春天真是个好时候。”

    向综笑道:“可惜枣阳小县,没什么名胜游览,不然明日我们耽搁一天,陪着运判四处看看。”

    杜中宵摇了摇头:“我出身农家,祖上几代都耕田为生。科举中第,可谓跃出农门,不只是我家里的人,就连地方百姓,都指望着光耀门楣,为地方增光。为官近十年了,还没游山玩水过呢。”

    向综出身富贵之家,很难明白杜中宵这种贫苦人家出身的官员的心境。欧阳修虽然小时穷苦,终究是官宦世家,同样不能理解。

    沉默一会,向综道:“运判少年登第,这几年辗转各处为官,着实做了许多事情。现在来枣阳,也要如在叶县时一样,让这里成为富庶之地。我们州县官员,跟着也做些成绩出来。”

    这才是向综最关心的。杜中宵在火山军,就建了唐龙镇这样一个用钱堆出来的地方,到唐州汝州营田,建了铁监。来枣阳县,不说那么耀眼的政绩,哪怕是差一些,地方也会有无穷好处。

    向综为官,善于治盗,强于军旅,劝耕农桑、发展地方经济并不擅长。杜中宵来了,他想着依靠营田务,能够把地方发展起来,对自己未来仕途有无穷好处。

    欧阳修对向综道:“君章没有去过叶县,到了那里见过,才知道运判擅于理财,天下无双。朝廷裁撤拉纤厢军,只要他们到了地方无怨怼,不闹事就是善政。可在运判治下,营田务衣食丰足,来的厢军日子比以前不知好过了多少。而铁监比营田务更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