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14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141节 (第3/10页)

删削更进一步。

    便以此次贝州王则之乱为例,不管是王则自己,还是手下党羽,跟农民没有半文钱关系。起事的主力是城中的禁军,参加的以弥勒教众为主,从起事到灭亡,都没有农民参与其中,也没有反应农民矛盾。

    若是按着学的课本来认识这个世界,来做事情,会偏离事实甚远。

    与党项数年大战,耗费钱粮无数,最后没有获胜,当然积累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但这个时代的现实,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不是以农民起义的形式表现出来,更多地表现为兵乱,还有因为对党项战败引起的周边势力叛乱。为什么会这样,当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错综复杂,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时代特点。

    仔细分析过贝州之乱,杜中宵觉得,如果让自己去平息这场叛乱,应该费不了多少力气。

    城中只有两营禁军,不足千人。所以王则占住州城之后,把城中的百姓,十二岁到七十岁的全部征召参军,刺上“义军破赵得胜”几个字。这样的军队,有什么战斗力?只要攻破城池,就能迅速平定。

    想到这里,杜中宵抬头看不远带着人忙碌的孙然,叹了口气。这大炮及早铸出来,自己就可以有借口上章朝廷,带着大炮去轰贝州的城门,立一大功。可看这样子,铸出来还有五六天,然后还要慢慢测试装药量,还要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怕不要耽误着个月。

    王则做事如此乱糟糟的,有得力大臣,带着大军到那里,只要几天就可以平定了,只怕自己赶不上。

    自己已经记着了贝州之乱,早就想着捞些军功,却没想到千算万算,还是有可能赶不上。

    十二月初二,朝廷派入内押班麦允言和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王凯带其属下精兵,前往贝州。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