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241节 (第8/11页)
不同,猛将起于卒伍,主帅也该是如此。惟有如此,现在宋朝的军政体制,才能是正确的。禁军将领选拔,士卒是选汰出来的,勇猛者入诸班直或上四军,外放则为各级军官。而后循资,如果有战事,则依军功升迁,正是起于卒伍的标准程序。 狄青符合这些条件,在赵祯眼里是最理想的将帅。狄青能行,以后别人也能行,禁军肯定行。赵祯看重狄青,不是因为个人感情,两人其实没多少交集,重要的是狄青符合赵祯的政治正确。 不管是庞籍还是高若讷,包括韩琦,对此并没有清醒的认识。只是从他们的立场出发,不希望狄青任枢密使,此时需要杜中宵的军功,恰巧支持了他而已。 第16章 布置 第二日一早,韩琦急急到了经略司内杜中宵指定的指挥厅,却见空荡荡的。时间太早,杜中宵等人还没有过来,只有几个年轻的小军官在布置。 韩琦在沿边三路为帅多年,数路走遍,还是第一次见这种布置。 中间一张大桌,前半面是大幅精细地图,后半面则是大小几个沙盘。靠墙壁摆了几把椅子,几个小几,看来是供人休息的地方。正面墙上是一幅巨大的敌我态势图,尚没有拼接完全,一个不足二十岁的小军官站在椅子上,一点一点向上面对。厅一左一右连着两个小房间,里面摆设大致相同,当中一个巨大的案几,堆满了文书。里面是屏风,案前摆了几张交椅。 韩琦到了桌前,看上面铺的地图。上面线条密密麻麻,看着眼晕。地名倒是认识,只是画成了不同的符号,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到了前面的沙盘那里,倒是清楚明白,是即将进攻的屈野河一带地形。 看不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