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234节 (第3/10页)
炮下来,受了重伤,断了一臂,留下一条性命。我已托他修书一封,递给耶律仁先,劝耶律仁先放弃丰州,带兵回上京。递出两日,还没有回信。” 韩琦听了点头:“好,好。活下来的是耶律义先,最好不过。你还可以答应他,只要耶律仁先带兵撤出丰州,可以送他回去,让他们兄弟团聚。” 杜中宵道:“他的身份不比寻常,我如何敢作主?” 韩琦道:“有什么不敢?现在你做这种事,朝里哪个官员会说什么?取了丰州,就是大功,一个耶律义先算什么!一个郡王算什么!那里躺着的,一个国主,几个大王!” 杜中宵想了想,道:“罢了,还是先上奏朝廷,等旨意下来,再跟耶律义先说不迟。” 从提举常平兼管营田务,到现在的经略副使,杜中宵虽然长时间独当一面,却没有尝过能够临机独断的权力滋味。立了大功,这功劳总要时间,才能真正转化为杜中宵的威望和权力。 韩琦没有多说,与司马光一起,在城里转了一圈,才安排住处休息。 现在跟以前不同了,韩琦会留在这里,跟杜中宵一起安排前方的战事。虽然一正一副,实际上两人的身份地位相差太远。很多事情杜中宵不能做决定,会犹豫,韩琦则不会顾忌太多。 出京时,杜中宵也带便宜行事,只是现在的局面,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便宜行事的范围。接下来不管做什么决定,事后朝中必然有官员说他独断专行。有韩琦在,就没那么多人说这种话了。 韩琦多年守边,但说到具体军务,军事指挥,并不多么熟悉。特别是杜中宵所部的作战风格,以前根本没接触过,军事上实际上没多少话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