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184节 (第2/13页)
坏处就足够了。教这种知识的学校,内容极为简单,无非是让人不在知识上成为残疾。能会写会算,知道世间有无数知识就足够了。能够从此时起育人,那么朝廷用人要不要从此时起?学得或好或坏,便跟教师有了关系。甚至教者或有偏心,成绩就大不同。时间久了,必然就有哪里的学校好,哪里的学校差。人有贫有富,富者自然就会想方设法占好学校,贫者必然就会被排挤出去。这些学校是朝廷出钱,世间只有富者周济穷人的道理,哪有占穷人便宜的道理!” 欧阳修道:“不然,这里是铁监。依我这些日子所见,铁监里虽有阶级,然相差不大。纵然是管事的吏人,拿的钱粮也并不比做事的人多,贫富从何谈起?” 杜中宵笑道:“龙图,拿一样的钱同样也有贫富啊。若不如此,唐初天下均田,怎么不过百年就无法支持?富者愈富,贫者愈贫,无法挽回。” 苏颂道:“现在铁监发的钱粮,总是略多于一家之用。节俭一些,总能存些钱下来,不似种地的农夫。积攒几代,只要能在铁监做事,总不至于家贫。” 杜中宵摇了摇头:“子容,这些日子我也在思考此事,想了很久,不是这个道理。为什么要去想这些呢?因为铁监里做事,特别是跟机器有关的,要杰出人才。怎么把人才吸引到这里?当然是让他们觉得在铁监里做事有好处,比外面过得好。但是不是多发钱粮就可以呢?不是。那是个无底洞。所谓多,多少是多?万贯家财不一定多,比做其他事的人多才是多。” 欧阳修一愣:“运判这样讲,是什么意思?不多发钱粮,又该如何做?” 杜中宵道:“这样讲吧,以龙图所见,可有小农种田发财富贵的?若说勤劳,哪个不勤劳;若说节俭,哪个不节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