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184节 (第4/13页)
是学校如此的道理。教书育人是其他的事,那些学校,只是要让百姓不残疾,能够有赚钱的本事。他们自己赚到赚不到,衙门就管不了。只要留下门路,就已足够。” 第131章 放手 杜中宵喝了一口茶,苏颂道:“运判,今日为何说这些?” 杜中宵道:“过些日子,我就要到枣阳料理营田务,铁监的事务交给子容了。但走之前,我总是有些不放心,一直犹犹豫豫。不放心的有两件事。一是铁监现在不管是钢铁,还是各种机器,都刚刚开始走上正轨,只怕有反复,前功尽弃。第二件事,一年来铁监有今天,不只是你和我,还有柳判官出力,还有在铁监做事的人。这些人,都是创立铁监的功臣,不能亏待了他们。” 说到这里,杜中宵叹了口气:“第一件事好说,子容是随我一起到铁监来的,一切尽知,不会把铁监管得差了。难的是第二件事。我想了很久,不说这些创立铁监的功臣荣华富贵,最少也要衣食无忧,子孙不至于受穷受苦吧。可想来想去,终究是没有办法。想做的事情做不到,发几句牢sao。” 这些日子,杜中宵一直在为这件事情烦恼。这是工业化的种子,跟着自己打拼的人,是推动工业化的功臣,理应得到相应的待遇。而且工业要顺利推进,从业者要比其他行业的收入和地位有吸引力,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种进步最好是渐进的,对社会不形成巨大的冲击,一步一步向工业社会前进。 自己是进士,为官近十年,对这个时代的思想、文化、制度度等等的认识,已经足够深刻。又有着前世的知识,学了一肚子生产力生产关系,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身居高位,跨越千年的知识,两者做到这一点应该不难吧。可杜中宵考虑了几个月,最终发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