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52节 (第10/12页)
足六千户,繁华的县城,城内城外全算上,也不足两千户人家,说起来城镇化率已经达到惊人的三成以上了。这近两千户人家,就靠着汴河水路为生。 想起自己前世,家附近有个大村,三个村子紧紧堆在一起,相互只隔着一条路,三个村子加起来就有近五千户。千年的时光一对比,就知道自己这个知县是什么成色。 今天说是知县请县里的官员聚宴,实际上的情景,相当于前世的村干部聚餐? 等大家坐定,杜中宵举起杯来,领着大家喝了一杯酒,道:“难得今日聚得这样齐整,且先尽情吃喝。待到吃饱喝足,我有话说。” 程县尉和董主簿两人谢过,不再客气,抓起大块的rou,带头吃了起来。 杜中宵就怕大家吃rou不雅观,专门取的排骨部位,多带一些rou,煮得稀烂了端上来。在他的前世排骨部位比rou要贵,这个年代却要反过来,膘肥rou厚的地方才是大家的最爱。 饮了几巡酒,见大家个个油光满面,吃得差不多了,杜中宵才道:“且住一住,听我说几句话。自去年我到这里,依着州里吩咐措置营田。作为本钱,州里截留了本县税赋,我又办了一处做烟花爆竹的场务,办得好生红火。当时把县里的税赋截留下来,州里并没有说后事如何,因为营田本是州里的事。” 宋朝县一级是没有独立财政权的,原则上讲,一切出入钱数都应登记在簿,由州里检验。所有的一切收入,除了系省,与地方分成的也归于州里,县无权动用。总而言之一句话,县里收上来的所有的钱除了上贡朝廷,全部都是州里的,包括县里官员的俸禄也是州里发的,县里无余财。这还不算,那些州里官员全部有份的钱,比如公使钱,因为永城离亳州太远,基本很难拿到手里。杜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