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458节 (第6/11页)
后最关键的时候,杜中宵放下那一切,跑到牢城营来。 看着李复圭,杜中宵笑了笑:“审言,你仿住,朝廷的权柄,是在圣上手里,不是大臣手里。如果大臣权柄过大,圣上难以心安,就要惹出祸端了。对于大臣来说,知进退,不让圣上为难,是明哲保身的当然之理。很多东西,你的就是你的,别人抢也抢不走。但还有很多东西,不是自己的,就不要去抢。要不然纵然抢到手里,也不是你的。明白不明白?” 李复圭点了点头。他当然明白。但明白是一回事,能接受又是另一回事,接受了之后,真能泰然处之又是一回事。做到这个位置的,有几个傻子?很多事情都明白,只是做不到罢了。 杜中宵主动避开战后论功的时候,包括赵祯在内,朝廷大臣都知道是什么意思。有的欢喜,有的可惜,各有各有想法。但他们不得不佩服杜中宵,能够真地放下。 身在官场,功名利禄,哪个能够真地放下?很多时候,哪怕知道怎么做会有长远好处,为了眼前利益,也不能那样做。不是他们看不到,而是他们不甘心。 看着眼前的一片花海,杜中宵道:“我不满二十登第,至今二十年了。二十年做到今天,升官说不是特别快,但也不慢。最重要的,每次升官,我都心安理得。为什么?因为我自己知道,不是侥幸,是靠着功绩一步一步走上来的。我与圣上不熟,朝中没有大臣赏识,做到今天可不容易。” 李复圭道:“太尉从知火山军起,做的事情,都是别人一辈子望尘莫及的,自不必说。后来开拓河曲路,恢复西域,哪个不是盖世军功?此次幽州大战,太尉一手指挥,更不必说了。” 杜中宵点了点头:“不错,我是因功绩而升,不是靠着有人赏识升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