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17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172节 (第1/12页)

    铁监除了有大量的工人,还有他们数量庞大的家眷,不能都闲在那里。工人待遇再高,靠一人赚的钱养活全家,生活水平也上不去。铁监出面,除了建起制糕点的作坊,还有制糖纺线之类,都是采用的会社制度。初期资本是铁监贷给他们的,工人赚的钱,每月都留一部分不发,除了还本钱,也用来扩大再生产,采购生产工具。到了年底,依据赚到的利润分红。本质上说,是一种集体经济。

    现在营房那里这种小会社有好多家,最近由铁监出面,组织了行会。会社的人在里面轮流当差,choucha质量、卫生等等,也兼做统一采购原料和向外销售的事。

    这种入会社的机会不是人人都有,更多的还是缝缝补补、浆洗衣服等常见工作,大多也都学着合起来立会,一样红火。最近这些日子,甚至有几家从铁监里招揽活计,比如拿了铁监制出来的铁钉,回家之后把不合格的挑拣出来,按照斤数算钱。

    守着这么大一座铁监,有这么多的工人,家眷并不愁没有活干。只要有了劳动的意识,愿意参加劳动,就有赚钱的机会。工业对社会的改造,这时候就显出来了。有人开始干了,便就有人学着干,工人的意识里没有那些清规戒律,他们面对的就是工作拿钱,用钱买所有的东西。

    社会氛围如此,在家里无所事事会被人笑话,女人也想方设法找活干。前几天,甚至几个人妇人在营房那里建了个立卖摊子,由于口味比食堂的更好,价钱便宜,生意非常好。食堂的人报怨,抢了自己生意,要求铁监取缔。杜中宵不但没有取缔,反倒奖了那几人,让他们搭起棚子,固定摊位。守着铁监这么多人,市场更大,采购更方便,还做不过人家,有什么资格报怨?

    面对市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