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464节 (第9/10页)
问宋人来做什么,再做决定。” 说完,萧古叹了口气,对骑士道:“你随我一起,去见宋人吧。宫中各帐都分散牧羊,现在要跑都跑不了。但原宋人不要大开杀戒,留族人一条退路。” 匆匆整理戎装,萧古带了几个手下,出了宫帐上马,迎着宋军行去。 谭历骑在马上看着四周。山势低缓,绿草如茵,开着各种花了,牛羊悠闲地吃草。摇摇头,对身边的周森道:“也不知道契丹人怎么想的,去年出动倾国之后南下,穷凶极恶。结果一战四十万大军尽没于幽州,剩下的人就不知道怎么做了。我们大军北来,已经围了大定府,他们还在这里田园牧歌。说句心里话,契丹人不做任何防备,我还不知道怎么做了。” 周森道:“临行之前,太尉严令,此次进攻不许大肆杀戳。如果契丹人降了,那便受降。如果他们不降,那就坚决进攻,不得懈怠。” 谭历摇了摇头:“他们怎么打?前面的长宁宫数千帐,却没有几个青壮。如果他们老弱妇孺一起上阵,与我们决一死战的话,我还真佩服他们。” 周森道:“临行之前估计,这仗契丹是没法打的。只是不能打,又不逃跑,让太尉等也觉得甚是迷惑。契丹人这样做,根本就没有道理可言。” 世间事,哪里有那么多道理?国之将亡,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北宋灭亡的时候,面对围城金军,大宋君臣是怎么做的?事后只要脑子正常的人,都觉得他们的行为不可理喻。什么事情都能讲出道理,怎么会面临灭亡呢?国之将亡,本来就没有道理可讲。外人眼里,自然觉得不可思议。 契丹四十万主力亡于幽州,只要脑子正常的,都知道国家守不住了。为契丹全族计,应该整合资源有序撤退。从离着与宋边境较近的州县,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