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214节 (第6/14页)
关,跟子弹也有关。一是弹形,再一个是装弹和发枪的时候,枪管与子弹之间必须密闭才行。我们想了许多办法,一一都试过,认为除了枪管里加膛线,子弹还要改变形状。如同箭头一样前边是尖头,后边粗壮,如同弩用的矢箭一般才可以。现在的办法,是前边用钢头,后边用一个铅制的托,紧紧嵌合在一起。发枪时,铅托与膛线相合,可以不漏气,出去如箭,不至于歪了准头。” 杜中宵愣了一会,才道:“如此一来,子弹打到人的身上,后边的铅托岂不变形?变形之后,更加难以从人体中取出。比以前的铅丸,对人伤害更大。” 郭谘想想,摇了摇头:“此事我们倒没有试过,不过提举说得有道理。前些日子采矿的地方有豺狼野猪害人,曾经用这枪去打过,着实铅托会变形。” 这还用问吗,前边钢头坚硬,后边的铅托是软的,打中之后必然变形,伤口增大。而且伤口是不规则的形状,中枪的人受到的伤害厉害多了。 有膛线的是狙击枪,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科技,杜中宵只要知道膛线的概念,就会要求手下的人制造。以现的技术,加了膛线之后,子弹与枪管的配合精度更高,装填不便。而对于火枪兵来说,最重要的是发射速度,与敌相接之前能发射几枪。多射一两枪,就可以取得巨大优势。所以膛线步枪只有精确射击的狙击手使用,火枪兵用的依然是滑膛枪。 郭谘心思灵巧,对于发明创造天然有一种热情,也有这方面的特长。与杜中宵不同,郭谘的心思在武器上,一心要制做几种战略武器,打破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优势。除了带膛线的步枪和子弹,以及大批量制造的铁子弹,这几个月还花了许多心思在炮上,一一向杜中宵说明。 知道了射程与威力的关键,是弹与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