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178节 (第4/10页)
运动,就制成了简易割台。杜中宵拿不准的是,用牛马带动的动力轮,能不能使割刀顺利工作。季节不对,没法下地实验,只能让人找了麦秆稻草来,重新栽到地里,一点点试得合适。专等麦收时节,到附近的田里,试着割麦。 如果这收割机成了,农活最重要的瓶颈便就解决了。能用收割机,不只是提高效率,多种地,还能在最关键的双抢时节,尽快把粮食收获,从而种下一季作物。缩短了收获时间,稻麦轮作的地域就可以大大向北推进。现在稻麦轮作主要集中在两浙两淮,是因为那里比较温暖,水稻收获和小麦播种的时间相对较长,收获播种两不耽误。时间缩短,中原很多本来赶不及的地区,也可以一年两季了。 杜中宵并不知道,历史上收割机就是从马拉开始的,结构基本如此。他只是把印象中的收割机尽量简化,做成了这个样子,反着推回去,回到了收割机最开始时的样子。蒸汽机带起工业革命,从而促进了钢铁工业大发展。反哺回农业,大量的农业机械都是在蒸汽时代出现了雏形。 一个小旋耕机,一个马拉的收割机,让四位知州非常兴奋。本来他们想从铁监买的农具,不过是锄镰锨之类,却不想还有这种稀奇东西。如果用得好了,天下农人都受益。 收获了自然就是铡切,把麦穗跟麦秆分开,可以省却无数力气。铁监制的铡刀,看着寒光凛凛,有些吓人。整个刀片都是钢铁,可不像有些地方木头包个铁片那样寒酸。 跟在后面的,是水稻打谷机。人力蹬踏,带动一个大木斗里的铁齿旋转,把伸进去的稻禾上的谷粒脱出来。下面还有一个风机,把碎草吹到一边,稻谷落到下面的器皿里。 现在打谷,同样是这样一个斗,用人力摔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