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207节 (第3/11页)
书的字体,后世一点一点完善起来的。 以前的木制雕版书,字体较大,一般是仿名家楷书。名家字体,用来书写的时候,自然会让人赏心悦目。但用到印刷上,其实有些不合适。字大的时候还无谓,字越小越密,就会显得不和谐。 印刷字体的宋体字,此时刚刚有苗头,远还没有完善。铜制的活字不适合太大,现在所有的字体都不合适,必须根据实践研究出一种新的字体。现在活字印刷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了,就卡在这里。至于后世传说宋体字创制于秦桧,完全就是附会的无稽之谈,宰相大臣写这种字不被人笑死。 毕昇初创活字,曾经对字体做了一些改变,毕文忠自然知道。心中明白杜中宵为什么会让自己到这里来,这里的刻字工人,虽然也是熟手,对活字的理解却不深。毕昇的家乡蕲州,因为历史原因,是盛产刻字工人的地方。手艺世代相传,练得好的,可以沿水路到下游的宣州、杭州一带凭手艺谋生。毕昇的青壮年,也是在杭州一带刻字,晚年才回到家乡。印刷字体的原理,他们家的人比别人理解得更深一些。 叫过主管来吩咐过了,让毕文忠以后在此处做事,钱粮从优,在外面安排住处。如果愿意,他也可以把家人接来。反正家里人都是以刻字为生,在这里不愁生计。 让毕文忠留在那里,杜中宵和苏舜到了一个角落里的工作台。 这里有三个工人,见到杜中家两人过来,急忙拱手行礼。 到了工作台旁边,杜中宵问这里管事的杨主管道:“新制的版,刻得怎么样了?” 杨主管拱手:“回官人,已经大致齐备。再精修两日,后天就可以试印了。” 杜中宵道:“这是以后收储铜钱的储蓄所用的印纸,必须能防人伪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