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19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199节 (第6/13页)

易暴兵,不只是因为训练简单,还因为其要求本就比冷兵器低得多。无论纪律性还是身体条件,火器时代的步兵,都比冷兵器时代要求低得多。冷兵器时代敢战能战的精兵非常难得,能够硬冲敌阵的精兵,更加少见。普及火器,大降低了难度。

    宋军特别重视弓弩,禁军中的一般配置,弓弩手可到六七成。换成火器时代的说法,其实是重视炮的作用,而不是火枪。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大炮主义,能够用炮把敌人轰烂,绝不上人去硬拼。

    在营田务组织教阅厢军,从最基本的单人对单人对射,到一队对一队对射,到都,都营,杜中宵慢慢开始认识到火器作战的规律,改变了以前的一些错误认识。火枪为什么称枪?因为火枪的作用,代替的就是枪矛,而不是以前想的弓箭。代替弓弩的,是各种各样的炮。这一点想清楚,才能真正认识到现在的火器,应该如何作战。最重要的不是排队枪毙,而是枪炮配合,不然就从现在的军事水平退回去了。

    认识到了火枪相当于长矛大斧,火炮相当于各种各样的弓弩,从冷兵器时代的作战,到火器时代的转变就水道渠成。依禁军的传统,最核心的应该是各种各样的炮,枪其实处于辅助地位,杜中宵同样信奉的是大炮主义。

    中国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大部分时候都是最富裕的国家,对周边国家尤其如此。军队组织,到作战形式,都是富人的作风。这跟杜中宵熟悉的时代是迥然不同的,要慢慢适应这一点。

    现在的火枪火炮水平,宋军会如何组织作战?排队枪毙必然不会被重视,哪怕敌人是同样的火器水平也是如此,而是会制造装备大量的火炮。

    此时的宋军,有射速高的弓,弓还有强有弱。有射速稍低但威力强大的弩,有手弩,有蹶张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