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二十三章 天祚帝:怎么平息燕王怒火,在线等,挺急的! (第1/7页)
崇政殿。 群臣依次走入。 辽国、西夏、高丽、交趾、日本、大食、阇婆、三佛齐等使臣,也鱼贯而入,在自己的位置上站定。 燕廷臣子不敢在朝会时随意交流,只是眉宇间大多带着几分喜意。 这自然是因为未来的太子出生,国之储君有了,心自然也变得安稳。 众多使臣倒也挺高兴。 当然,他们高兴的不可能是大燕国本稳固,恨不得天朝上国四分五裂,打得不可开交呢,但现在一统已经没有阻碍,所想的就是厚赐了。 大宋的外交政策,是政治与经济上双双的“薄来厚往”。 讲白了,四方异国只要来朝贡,那无论是政治上的册封,还是物质上的回赠赏赐,都是丰厚至极,彰显大国气度。 连给辽国和西夏的岁币,在宋廷内部的话术里面,从来都是“厚赐”,而不是供奉,至于这两国内怎么想,他们就顾不上了。 辽国和西夏每年有岁币可以拿不说,大量海外使臣频繁进宋入贡,也是冲着利益来的,大国要面子,小国只求实质的好处。 相比起来,燕廷就小气太多了,就是维持着必要的礼制,小国朝贡什么,燕廷赠予价值略高些的回礼,倒也没有埋没大国的身份,但至今没有厚厚地赏赐过。 现在趁着未来的太子出生,国之储君有了,也该大方一回了吧! 不过有些使臣并不这么认为。 因为之前高丽亡国,燕王对于高丽的援助,各方都看在眼里,并且后续居然还真的付之于实际行动了,这点简直太难得。 经济方面的厚赐固然诱人,但对于许多小国富裕的王室来说,其实多少也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