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元芳开始_第六百三十六章 人有旦夕祸福,我知旦夕祸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三十六章 人有旦夕祸福,我知旦夕祸福 (第4/6页)

   “所以将排泄物合理有效的清理,一是防止敌人刺探军情,二是保障军队的作战能力,第三也是对土地的保护,否则几万兵马在某地休整个两三天,粪便也相当于施肥,无节制的排放,那方圆数里内的百姓,以后也别想种庄稼了……”

    卢俊义缩了缩头,收敛起笑容,耐心聆听起来。

    李彦知道空泛的说明,起不到什么深刻的印象,开始举实际例子:“我先举一个反面的例子,汉朝的将军李广,太史公非常推崇李将军,却也记录了他领兵时所犯的巨大错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

    众人听明白了,李广不仅擅迷路,还让军队随地大便。

    花荣本来觉得以自己如今的箭术,将来多少能称个“小李广”的,此时不禁沉默了下去。

    李彦又道:“而汉末的诸葛武侯,则有规定,‘所至营垒、井灶、圊溷(qīnghùn)、藩篱、障塞皆应绳墨’,部队所驻之处,无论是安营、挖井、生灶、厕所、屏障,必须严格遵照规定进行,都是提前就制定在军法之中,不容有误。”

    “前唐李卫公的《卫公兵法》中也有言:‘诸兵士每下营讫,先会两队共掘一厕’,当军队驻扎完毕时,每两队挖出一个临时厕所,以备内急。”

    “甚至最严厉的手段,要用贯耳示众之法,以儆效尤,威慑他人,确保士兵不能随地大小便,违者军令处置。”

    最后一个是戚继光《纪效新书》里的规定,士兵不能随意脱离队伍大小便,否则就要贯耳示众,也就是用一枝箭穿过耳朵。

    李彦觉得以宋军普遍低下的素质,就要效仿戚继光所为,当然他讲这些,是为了纠正观念:“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