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元芳开始_第六百二十九章 向佛门收税之人,却是独具慧根,佛缘深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九章 向佛门收税之人,却是独具慧根,佛缘深厚? (第3/5页)

一起阿弥陀佛,若有不听的,宋兵紧跟其后开战,是为先礼后兵。

    等到开边成功后,朝廷又开始在新的占领区域内,大肆修建佛寺,利用其教化之力,迎合拉拢蛮人之心,来顺利过渡统治,再潜移默化,变革风俗。

    由于各民族百姓在潜意识里对于佛教大多信服,少有怀疑,同样是佛,北宋的佛是三教合流的产物,里面的“私货”很多,久而久之,就能文化影响,“以中国法教驭之”。

    同样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在北宋和辽国、西夏之间的间谍战里,很多谍细就是僧人身份,辽国最直接,干脆派人去五台山出家,学成后归国,“以探刺边事”,慌得朝廷赶忙下令五台山严查身份,但依旧禁绝不了谍细僧人在民间的活动。

    按照李彦想来,皇城司这个特务机构,应该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往来,大量培养僧人间谍,在周遭各族搞和平演变,但之前皇城司都是半废了,现在也只变成了镇压内部声音的工具,显然是不会有这等战略思维的。

    当然,现在这个时期也晚了,辽国和西夏已经摆烂,真正的大敌是如今崛起的女真族,而这个种族崇信萨满教,恰恰是东亚地区中唯一不信奉佛教的,历史上的南宋初期,就因为惯性思维,让间谍假扮僧人传信,结果女真人一看,我们这边哪来的和尚啊,立刻实施抓捕,果然是宋人谍细。

    反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色,经过三次灭佛行动后,佛教这个外来的宗教,才彻底与朝廷达成一个世俗与宗教间的平衡,现在的佛门除了依旧的不纳税徭役,吸民膏血外,朝廷交托下来的不少事都干。

    所以有了高俅这个官方人物背书,李彦才会选择来此处,寻找对付明尊教的线索。

    他参观了一下书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