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八十六章 高俅铁肩担道义,高光时刻来临! (第3/7页)
李彦道:“百姓太苦了,其他一切说得再天花乱坠,都不如让他们手中有粮食来得实在,这些配合乡军的城池,一定要严格履行承诺,给复一年。” “这一年间无论再困难,就算是断粮要退兵,也不允许在向乡军投诚的州县征粮,一粒米都不准从当地汉民百姓手中拿,明白了吗?” 负责征粮的朱武和柴进上前领命:“是!” 李自成的政治口号,其实是“均田”“蠲(juān)租”“不纳粮”,这是十分符合明末需求的,也为自己军队的供养做好了铺垫,正因为明确了当时老百姓最渴望什么,他才能压过其他起义军,终结大明的国祚,至于最终的失败,也与“不纳粮”没什么关系。 但凡事不能生搬硬套,显然辽国燕云的汉民百姓,和明末的百姓有很大不同,李彦不需要前两种,也不能许诺前两种,就只留下了“不纳粮”。 不过他也吸纳了李自成的一些精髓cao作,比如“不纳粮”的前提,在于“先服不输租”,讲白了就是你先投降了,我才不收你的粮,至于不投降的州县,被乡军打下来,那就是顽抗的辽国忠狗,自然是该怎么收就怎么收。 不能一味施恩,赏罚永远要分明,政策才能实施的下去。 在这样的政策思路下,当李彦率领乡军正式入主涿州城,迎来的是一片欢呼。 当街上一个個面有菜色,甚至骨瘦如柴的百姓以激动热烈的目光看过来时,众将顿时真切地感受到,他们是光复者,而非入侵者。 “民心可用……我们真的能光复燕云了!” “一百七十多年!一百七十多年啊!” 每个人都难掩激动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