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元芳开始_第八百一十一章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反之如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一十一章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反之如何? (第2/6页)

接些:“陛下可还记得蔡待制所上的奏疏?”

    赵佶的脸色顿时变得更加难看。

    就在宋辽盟约发布后不久,一封奏疏从大名府送入金陵,其上痛斥朝廷议和,将满朝文武都骂得狗血淋头,甚至将矛头直指官家,说出了“陛下竭民膏血而不恤,,忘国大仇而不报,含垢忍耻,天下后世谓陛下何如主”的话。

    这封奏疏骂的太狠了,引得朝廷上下惊怒,却让士林中人大为称颂,如此痛陈利弊,振聋发聩之言,正说明了蔡京还是刚正不阿的忠臣啊!

    赵佶则气得发抖:“蔡京!蔡京!他以为守住了大名府,就能可胡言乱语,冒渎天威,朕回到汴梁后定要惩处他!”

    何执中见他还不明白,只能说得更明白些:“陛下,蔡京胆敢出此妄言,定是与当地的民意有关,若是士林和民间不对议和大为愤慨,以此人的心性,绝无可能上这样的奏疏!”

    赵佶这才猛然反应过来,却不愿意相信,立刻对着内侍呵斥道:“去!将梁师成唤过来!让他与何相公好好描述一下,北方的民情!”

    内侍匆匆出去,然后战战兢兢地返回:“启禀陛下,内侍省找遍了,都找不到梁都知……”

    赵佶不可置信地瞪大眼睛:“他……他跑了?”

    何执中暗叹这没根的太监真是机智,可惜他身为新任的宰执,是绝对跑不了的,唯有躬身拜下:“陛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今军民汹汹,不能弹压,唯有赦高俅,斩王黼,才可安天下!”

    赵佶脸色血色尽褪:“一定要赦免高俅?就没有别的办法?”

    何执中哀声道:“比起贼人窃取大义,占据宫城,煽动民情,两害相较,则取其轻,请陛下决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