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五十七章 论恶心士大夫,蔡京是专业的 (第2/6页)
祖的《起居注》。 听到这一问时,起居郎的笔尖轻轻一颤,马上知道这段对话不仅关乎到御史台的重立,更会影响言官接下来的权力与声名,立刻全神贯注,不敢错漏一个字。 蔡京也知道,自己真敢讲出言官的坏话,后世在文官笔下就难以留下什么好名声了,但他同样清楚,想要坐稳宰执之位,就要配合御案后的这位天下至尊,将其想说又不好明说的话道出: “御史制度,古来有之,掌记朝廷动静,纠弹百官朝仪,毋惮大吏,毋询私交,位卑而权重。” “然据唐制,御史言事需先上报御史台,方可奏报,直到前朝仁宗时,中丞刘子仪定规,御史不需上报,直接向天子上奏,又有闻风弹事,由此不可收拾……” “台谏言官每每听闻***要员的传言,不详加调查,先行弹劾,专务阴私莫辩之事,加以中伤,两府重臣不敢得罪,因此升官尤其迅速,此等沽名邀誉,亦无监督,自是气焰嚣张,无所顾忌。” “仁宗见之,定奏事范围为“不忠、不正、不孝、不义”,却终难遏制,以致于朝政官员“闻事莫说,问事不知,闲事莫管,无事早归”之言,行政迟缓,人人自保。” “君上革鼎弊政,自当引以为鉴,不可令御史台再复前朝之势!” 起居郎一丝不苟的记录,心中暗暗惊骇,这位宰相是真的敢言语啊,而君上没有丝毫驳斥,看来对于言官的印象也着实不好,御史台危矣…… 李彦其实很平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