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六十九章 正式称王! (第6/8页)
新的皇宫。 李彦对此没有否决,却推迟了建造时间。 皇宫确实不可能将就,这不是节俭不节俭的问题,杨坚算是比较节俭的帝王,在建造大兴和太极宫时都毫不含糊,因为这是凝聚国运人心的行为。 什么地位的人就要做符合地位的事情,九五之尊住的地方破破烂烂,不合礼制,那不是爱民如子,那是自己给自己找事,该建造的要建,别像杨广、武则天那样瞎折腾就行。 所以一旦定都燕京,就必定要新建皇宫,但时间上要往后推迟推迟。 毕竟建造一座符合天子规模和规格的宫城,花费太大,举个与燕京联系最深的例子,三百年后修建的北京紫禁城。 紫禁城于明成祖永乐四年开始建设,到永乐十八年才建成,单单是准备工作就持续了整整十一年,朝廷派出无数匠人,奔赴全国各地,去开采名贵的木材和石料。 具体的采集工作,还是各地老百姓做,珍贵的木材多生长在崇山峻岭里,百姓冒险进山采木,很多人为此丢了性命,“入山一千,出山五百”,就是形容这种代价。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而那还是在朱棣统一了全国的前提下,在称王阶段,李彦是不准备兴如此浩大的工程,称帝后再正式施工也不迟。 接下来的战争,必然有大量的奴役,一部分北上修长城,另一边部分可以充作营建皇宫的苦力,再将工期延长,减轻负担。 李彦已经对工部下令,修缮现有的旧王宫,让它到达能够承担中枢行政和后宫居住的基本条件,同时让工部官员给出新皇城的具体营建规划。 对此各国使臣也有耳闻,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