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元芳开始_第七百八十七章 大宋还是那个大宋,但这次绝不让英雄含冤惨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八十七章 大宋还是那个大宋,但这次绝不让英雄含冤惨死! (第3/6页)

腾,更是对乡军强有力的支持。

    此举有些像历史上的童贯,童贯有次随军攻青塘吐蕃,恰好宫中失火,宋徽宗认为是上天警示,不祥之兆,就下手谕,传诏令至前军,禁止出兵。

    按理来说,太监的权柄完全来自于皇帝,北宋皇帝派出太监督军,也正是不放心武人,害怕他们作乱,童贯应该立刻宣读手谕,令十万将士回师,只为迎合赵佶那可笑的心血来潮。

    但童贯的选择是“贯发视,遽纳靴中”,他的做法是,把宋徽宗的手谕塞进了靴子,当将士询问时,他还答道“上趣成功耳”,也就是“皇上希望大军能够旗开得胜”,最终“师竟出,复四州”。

    这份决断和担当,别说一个阉人了,就算是将领都没几个能够办到,也是童贯最辉煌的一笔功绩,后面就迅速摆烂了。

    而现在高俅的担当,与童贯有异曲同工之妙,却要更加坚定和难得。

    后方想要和谈,是延续了赵佶和百官南逃的国策,与这样的旨意对抗,他哪怕还带有着让官家回心转意的侥幸,也有着牺牲大好前程乃至更多的莫大勇气!

    “这份担当,我们绝不会辜负的!”

    ……

    “我这次真的豁出去了,一定要赢啊!”

    高俅确实大半夜没睡着,辗转反侧想了好久,难免有些后悔,但又觉得自己做的事没错,最后实在困得狠了,才迷迷糊糊地睡了一会。

    但等到鸡鸣时,他又赶忙起了床,强打精神,来到衙门正堂参加军事会议。

    “退兵是肯定不能退的,这个消息也不能让乡军上下知道,更是绝不能让辽军知道,否则前面的诸多心血,就全部毁于一旦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