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5 (第3/4页)
祁长泽签字,“祁总,晓晓那篇报道您下午确认过了吧?她说今晚和学长约了吃饭,不能在家编辑,所以定时9点发了。” 祁长泽不动声色地应道:“知道了。” 他拿起签字笔,刷刷两下签完,比平时爽快许多。 陈经理微笑地说了一声谢谢就出去了。 陈经理离开后,祁长泽继续与徐仗义讨论窜天猴三号的设计。 如今研发团队有100多人,分成两个产品线同时进行。 一条是窜天猴一号,一条是窜天猴二号。 窜天猴一号已经完成了90%进度,更多的研发精力将朝窜天猴二号投放。 窜天猴二号有两个型号,第一个型号就是发布会上公开的那一个,称为窜天猴二号-甲,而窜天猴二号-乙是将甲的二级9台15吨推力发动机改成一台100吨推力发动机。 100吨推力发动机目前还在研发中,一旦成熟,未来还可以卖给研发中型火箭的公司。 祁长泽商业思路非常清晰。 窜天猴一号——上天 窜天猴二号——入轨 窜天猴三号——回收 窜天猴一号只是代表有收入,但并不能赚钱,就是窜天猴二号也不能赚钱。 就现阶段的民营火箭公司技术来说,靠发射卫星来营利是非常困难的,这点收入还不够添补火箭研发的投入,虽然每一家民营火箭都以降本为目标,但一次性火箭的降本空间太有限了,人力成本、研发成本、供应链成本等等都几乎没有压缩空间。 祁长泽希望把窜天猴二号报价降低到每发3000万人民币,这难度已经非常大了,可是即使成功,利润最多只有300万,3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