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3章 (第3/3页)
当于送一间分店。你还有什么顾虑?” 顾虑是有的,但程季泽此刻有点被程一清感染。失败又如何?做了再说。 他道:“可以。” 买卖双方都急,一拍即合。签合同、付款、重新申请牌照等流程还在走,招收学徒、开工制作的事已提上议程。陈夕裴听说双程记的事后,主动替他们设计一款海报,宣传手工制。程一清用手肘撞一撞她:“喂,我们现在可没钱给你。” “得啦得啦,一场老友。”陈夕裴说,“我可是寄希望于你们成为大品牌,我好放在履历上的。” 成为大品牌还遥遥无期,但难关开始松动。 广东人就是爱凑热闹,看到有人排队,心甘情愿地大排特排。德叔在制作间听说上一批出炉的已售光,想加班加点赶出新一炉。程一清说,不用,不用。 德叔皱起眉心:“点解?”(何解) “让他们等一等,明天再来。” 德叔觉得程一清莫名其妙。当年还没有饥饿营销这个概念,程一清只凭直觉行事,也无从跟老爸解释。但效果的确好。在天河城附近的黄金地段,每天三个时段,在双程记外的长长人龙,是他们最好的广告。 一周后,陈夕裴为他们设计的新海报又张贴在店门外,大意是双程记在过去七天卖出了一千五百个杏仁饼、一千六百个合桃酥等等,感谢各位街坊厚爱。 双程记刚开业时,因店铺设计、饼盒包装、百年老店新起点、粤港青年创业等特别之处,曾吸引过一波注意力,但品牌跟工厂对他们并不看好。改革开放以来,每年创业的人如过江之鲫,哪条小鲫当真成过江龙了?那些工厂自然是希望蛋糕越大越好,但无奈大品牌下场捕鲫,还让他们出网,他们也只得隔岸观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