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4章 柳河酒厂,经济发展的突破点 (第3/4页)
落千丈。咱们厂现有工人不足百人,每年酿酒的数量不及过去的三分之一。” 范大华带领着厉无疆边走边看,走到酿造车间的时候,厉无疆注意到了一个戴眼镜的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一直在指导工人酿酒。 “范厂长,那个年轻人是谁呀?” “你说谢昆呀,他是我们的技术工长,这小子还上过中专,本来应该去教学的,非要回到我们酒厂。他们家之前都是酿酒的,家传酿酒技艺。”范大华说着将谢昆喊了过来,向他介绍了厉无疆。 这家伙看着有点呆头呆脑的,但一说起酿酒就起了精神。 “谢工,听说你家之前就是酿酒的。” “是的,厉县长,我家世代酿酒,传到我这代已经有千年历史了。我们县的这个酒厂也是在我们家原有的酒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过现在衰败了。” “那柳河县的酿酒有什么独特之处,或者说有什么历史文化。” “我们县酿酒已经传承千年,酒文化特别突出,我们县是酿酒大师谢千杯的故乡,这名大师在我国是很有名的,柳河县还建有谢千杯的祠堂。现在在我们酒厂院内还留有古代文人雅士题名的有关饮酒的碑文。” 厉无疆也听过谢千杯,听说这位古人千杯不醉。“哦,听你这么说,你家应该是谢大师的后代。” “厉县长,你说的正是。”一说到谢大师,谢昆就显得非常尊敬。 “谢工,你认为柳河县酒厂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